中山成人直播 “青年学者成长计划”系列活动(第一期)——“新锐与大师”座谈会成功举办

发布人:张玉琦

      为搭建青年人才与资深学者之间的交流桥梁,助力青年学者成长发展,在暑期“中山成人直播 2025年青年师资队伍建设研讨会”基础上,我院于11月5日在成人直播 北校园科技楼15楼博学厅,成功举办“青年学者成长计划”首期活动——“新锐与大师”座谈会李隽教授、周家国教授、项鹏教授三位资深学者作为特邀嘉宾出席。

      本次活动由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刘思雪教授主持。活动发起人、中山成人直播 副院长李勃兴教授首先对出席的资深学者和青年人才表示热烈欢迎。他在致辞中指出,“青年学者成长计划”旨在推动学术传承,为青年学者的学术与职业发展提供指引。希望通过系列活动,为大家创造更多与学术大师近距离交流的机会,搭建开放、包容、多元的学术平台。他鼓励青年学者勇于提问、积极表达,充分利用这一宝贵平台,汲取智慧与经验,在学术道路上坚定前行。


 

聚焦成长,共话学术迷津

      为切实回应青年学者成长过程中的关切,本次活动特别设置问答环节,提前征集了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,并邀请李隽、周家国、项鹏三位教授现场分享见解。

如何选择有价值的研究课题?

项鹏教授指出,科研起步阶段,“生存”是首要任务。选题应兼顾个人兴趣与学科发展趋势,不盲目跟风,可借助数据检索把握领域动态与研究缺口,从而判断课题潜力。

李隽教授建议青年学者可沿原有方向继续深耕,借助已有基础与资源更快产出成果;同时主动寻求志同道合的合作者,保持对前沿动态的敏锐关注

周家国教授鼓励大家积极寻求帮助,善于借助前辈经验;他强调“先生存,再布局”,先站稳脚跟,再谋划长远发展。

活动现场还设置了“小纸条提问”环节,为青年学者提供更自由的交流方式。其中,“如何做好导师,实现身份转变”引发热烈讨论。

 

如何做好导师,实现身份转变?

项鹏教授认为,导师应学会适当放手,鼓励学生独立撰写论文、开展研究,在实践中成长。

李隽教授强调引导而非替代,随着学生能力提升,导师应逐步“脱身”,培养学生独立应对挑战的能力。

周家国教授提出,导师应因材施教、因阶段调整角色,以更好地支持学生发展。


 

圆满启航,持续助力发展

      整场座谈会气氛热烈,青年学者与学术前辈精彩对谈,思维碰撞、启思深远

      最后,李勃兴副院长作总结发言。他表示,本次座谈会让大家受益匪浅,资深学者的经验分享尤为珍贵。他希望未来能吸引更多师生参与此类交流,持续为青年学者的成长注入动力。

      作为“青年学者成长计划”的开篇之作,本次“新锐与大师”座谈会成功搭建起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,有效助力青年学者成长。今后,我院将继续营造优良学术生态,凝聚共识与力量,共同推动学院学术事业蓬勃发展。